Xue Mo Culture
Xue Mo Culture >> 最新版 >> 【雪漠禅坛】动态 >> Body

中华与印加的文明对话:作家雪漠于智利谈AI时代何以需“自然智能”

2025-11-22 05:02 From: www.xuemo.cn/en Author: Xue Mo Culture Browse: 34807 Times

中华与印加的文明对话:作家雪漠于智利谈AI时代何以需“自然智能”

20251119日下午(当地时间),中国一级作家、文化学者雪漠在智利麦哲伦大学图书馆举行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超越智慧”的文化讲座。活动由智利麦哲伦大学、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与麦哲伦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主办。

麦哲伦大学国际处处长贝芭•加西亚,智利著名作家、智利语言学院院士、麦哲伦大学教授奥斯卡•巴林托斯,诗人、麦哲伦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福摩萨,智利小说家帕维尔•奥雅尔松等多位文化学术界人士,以及麦哲伦大学师生、当地学者共同参与本次活动。麦哲伦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孙新堂担任现场翻译。

雪漠先生在讲座中深入阐述了中华文明与拉丁美洲印加文明的共通之处,并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径。他指出,古老的印加文明与中华文明在源头精神上高度契合,都追求“世界大同”与“天人合一”的崇高理想。

“印加人崇拜的太阳神,是普照全人类的太阳神;他们敬奉的帕查玛玛,是整个人类的大地母亲。这种格局与中华文明追求的大同世界如出一辙。”雪漠先生认为,这两种文明都具有非排他性的包容特质,这与后来一些具有排他性的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在古代印加语中,人们用家人称谓相称,没有“敌人”这个词;而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种包容性正是当代世界亟需的智慧。

谈及人工智能这一时代议题,雪漠先生以西方文化中巴别塔的故事为例,点出世界之所以出现纷争、冲突和混乱,是由于人类多种语言导致沟通不畅的结果。他将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两个阶段,指出印加文化与中华文化在童年时代都处于与自然万物密切沟通的“自然智能”状态。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非灾难,而是人类实现无障碍沟通、构建“文化共荣”大同世界的重大机遇。“借助人工智能,人类文明有望实现过去只有神明才能达到的境界。”

同时,雪漠先生强调,科技的飞速发展更需要古老智慧的指引。他呼吁人类应向印加文明与中华文明等古老文明汲取“敬天爱人”“互利共赢”与“和谐共存”的智慧,以抗衡现代性可能带来的冲突与毁灭风险。他说,“这种‘后退’不是倒退,而是反思,是让人类的灵魂跟上脚步的从容。”

在回答听众关于创作灵感的问题时,雪漠先生分享了他参观马丘比丘的深刻体验。当导游告诉他西班牙殖民者摧毁了印加文明的奇普——结绳记事——时,他为这段历史感到疼痛,于是萌生了通过艺术来“复原”这些文明记忆的愿望。在去往阿根廷、智利的旅途中,他已经创作了上百首破译奇普密码的诗歌,以及其他关于印加文化的游记。

在互动环节,雪漠先生分享了从乌斯怀亚前往蓬塔阿雷纳斯的独特体验:“一边是广袤草原,一边是无垠大海,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瞬间理解了这片土地为何能孕育出聂鲁达这样的诗人。它既有大地般的沉静,又有海洋般的鲜活。智利这片土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正是这种张力催生了伟大的艺术。”

他还透露了旅途中的神秘体验:“我本是能控制意识、很少做梦的人,但前来智利的路上却梦境连绵,仿佛有人在我耳边逐幅解说那些画面。这种体验近乎魔幻现实主义。”在雪漠先生看来,当作家完全融入自然时,“你就是大地本身,能感知它的每一处疼痛;融入企鹅岛时,你就是企鹅本身,能体察它们的生存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古代印加与中华文明中祭祀沟通天地的训练所追求的。若做不到这一点,就难成伟大作家,正如塞万提斯就是堂吉诃德本身。”

面对现场教育工作者关于AI时代教学实践的提问,雪漠提出了独特见解:“人工智能时代,拼的是两个东西:第一是认知,第二是审美。”他强调,AI只是工具,如同毕加索手中的画笔,“大家都能买到画笔和颜料,但只有毕加索能画出杰作。这就是大学存在的理由——培养认知与审美能力。”

据悉,麦哲伦大学孔子学院将于月底正式揭牌成立,本次讲座是其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雪漠先生的访问与演讲,为智利师生了解中华文化、促进中智文明对话搭建了一座生动的桥梁,也标志着中智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