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
【网站导航】
被毛泽东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
据说毛泽东将《资治通鉴》读过17遍,如果没有时间将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完,那么就读读这10句。
洪业:《史记》三讲
第一个研究司马迁生年的学者是沙畹,他研究出来的结果是西元前一四五年。大多数后出的书的都采纳他的意见。
中国人严重被清朝误导300年!
从胸怀上看,汉唐明的中国和类似于现在的美国。对外表现为自信、开放、开明和吸收。真正闭关锁国的只有满清一朝。
顾城:薛宝钗是最早悟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
在《红楼梦》里,人无论好坏,只论清浊,其中的女儿性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性和谐的最高梦想。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
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
民国振聋发聩的四篇著名演讲
大家如能踏踏实实去求学问,始足与各国青年相竞争于二十世纪时代也。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
对待亲信可以给钱,不可给权——这就是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殷延禄:说儒
从字源看“儒”的历史演变,体现了“儒”从重视外在形体清洁的职业习惯,到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蜕变过程。
儒家之乐:简爱生活
这世间获得知识积累的方法很多,但读书,无疑是知识量储备大且速度极快的一种。
古人为何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中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呢?
第一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27185号